羊八井是怎么形成的?
羊八井,即羊八井镇,位于西藏***市西北91.8公里的当雄县境内。热田地势平坦,海拔4300米,南北两侧的山峰均在海拔5500~6000米以上,山峰发育着现代冰川,藏布曲河流经热田,河水温度年平均为5℃,当地年平均气温2.5℃,大气压力年平均为0.06兆。附近一带经济以牧业为主,兼有少量农业。青藏、中尼两条公路干线分别从热田的东部和北部通过,交通尚为方便。
水热爆炸。一种异常猛烈的水热活动现象,在地质上,有人认为它应列入近期火山活动范畴。这些水热活动爆炸时往往伴随有巨大的响声,大量气、水混合物夹带泥沙、石块冲出地表,飞向高空,流体喷出高度从数米至20多米。
爆炸以后,泉口形成直径不等的圆形水塘,大者直径可达10米以上。
泉口断面呈漏斗状,四周由喷出的泥沙、堆积物形成环形,羊八井温泉是中国开发的第一个湿蒸汽田,***地处高原,地势所致。
羊八井是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
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热加热成为热水,深部热水多数含有气体,这些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当热水温度升高,上面若有致密、不透水的岩层阻挡去路,会使压力愈来愈高,以致热水、蒸气处于高压状态,一有裂缝即窜涌而上。
羊八井羊八井寺从红帽系第四世活佛却扎益西于1490年兴建,到1791年停止转世的三个世纪中,陆续增修扩建,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
寺内文物很多,由于得到仁蚌巴·敦悦多杰地方势力和藏巴汗地方***的资助,寺院资产也极为可观。据1791年清朝驻藏大臣查抄清点的结果。
羊八井是形成过程:
羊八井过去只是一块绿草如茵的牧场,从地下汩汩冒出的热水奔流不息、热汽日夜蒸腾 。从1***4年开始,国家把羊八井开发作为重点科技攻 关项目,先后拨出2亿多元资金,经过藏汉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创业,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始被开发利用。1***5年,***第三地质大队用岩心钻在羊八井打出了我国第一口湿蒸汽井,第二年我国大陆上第一台兆瓦级地热发电机 组在这里成功发电,开创了世界中温浅层热储***发电的先列,进入了工业性发电阶段。
1***7年12月4日人工诱发水热爆炸坑,当时水热爆炸,石块等抛高达50多米。爆炸坑近圆形,直径14米,深10米,现为热水坑。热田东部有面积7350平方米,最大水深16米的热水湖。湖水碧波荡漾,湖面热气腾腾,似袅袅轻烟,游客置身周围,如身临仙境。隆冬时节气温低于零下20度时,热水却保持30至40摄氏度,人们可以下湖沐浴游泳,尽情领略大自然之趣。热田北部有我国大陆第一座湿蒸汽地热电站,热田北部还有***著名的硫磺矿,富集于古冰川沉积和冰水砂层中。硫磺矿一带的岩浆体被认为是羊八井地热田的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