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火锅餐饮如何培训服务员?
餐引邦|深耕餐饮垂直行业,服务于中小餐饮创业者,让餐饮开店更轻松。
首先介绍下我自己,2005年进入商业地产行业,从事购物中心餐饮品牌招商运营工作十三年,接触过数百个餐饮品牌创业者,也见过太多的餐饮品牌的创业历程!
火锅算是餐饮行业开店成功率较高的品类之一,不是说火锅店经营容易,而是会经营,特别是服务员的工作态度和***方面,那么如何培训火锅类餐饮服务员,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第一,树立火锅品牌文化,用文化感人。再小的品牌也要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火锅店的店文化需要老板们挖掘你经营的火锅品牌亮点,整理成一句话或者一个口号。让员工早晚班会喊出来,时间久了,服务员及整个团队就有了精气神、有了凝聚力。
第二,强化店铺制度,用制度管人。火锅店的老板们一定要制定店铺管理制度,不知道如何制定的可以参考同行,不管服务员流失多么严重,制度不能松,用制度管人。
第三,凸显激励,用奖励激人。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激烈面前,服务员没有不往前冲的理由,每月制定奖励政策,比如服务标兵、委屈奖等,让整个团队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
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同时欢迎在下方评论和我交流。
我是小房,一个从事餐饮品牌招商运营13年的小学生,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关注头条号餐引邦,或者私信我,我会给你一个中肯的建议。
国内的火锅店做的最好的根本不用问,那就是创业20年,年营业额达到30亿人民币“海底捞”,海底捞商业模式堪称中国火锅界的圣经,如果你想在这个领域有大发展,你可以关注市面上有关他的书籍和报道,毕竟传统餐饮能脱颖而出,开出奇葩,并得到最高赞誉,那绝对都不是虚的。
培训服务员,怎么培训?
但是大多数管理者由于自身知识架构和思想层次达不到,嘴巴一张就开始喷,满嘴巴长篇大论的***,什么要维护顾客,维系客情,动作要快,身手麻利,违规扣钱,公司如家大家就是家人,家里有每个人才能有等等等,这样的说教思想和空洞引导最容易让员工反感。
感谢邀约。
正常培训,
一、仪容仪表,上班期间女士盘头带网纱;男士戴帽子;手指甲要剪;工装整齐,站姿标准;这些日常培训都要检查,成为常态。
二、礼貌用语,这方面就不细说,进门,出门,引导,上菜,只要和客人接触,都要统一好话术。
三、基本技能,怎么样端托盘,各项餐具摆放,火锅店前厅设备使用,怎么样餐桌子,收餐具,备餐台怎么样备餐具,点菜宝和软件使用,各种酒具使用。
四、企业文化,这个放到最前头,你的企业文化,公司价值观,和以后员工晋升***。
五、最重要,安全第一位,培训和日常反复强调安全,火锅店用气是要注意什么,用电时要注意什么,给客人上锅、添汤时要注意哪些,地面卫生是否太滑,都要时刻培训提醒。重中之重。
就这点。
谢谢
餐饮行业的服务员培训大体上都是一样的,只是根据经营项目不同增加相应内容,说到火锅店的服务员培训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培训。第一:让服务人员了解店里所经营的产品,可以清楚的给客人介绍。第二:掌握一些客人的心理,比如对待老人就不能给客人推荐淀粉和糖分含量的食材,第三:这一点特别重要,就是眼里要时刻盯着客人,看他们可能需要什么,海底捞的服务员会在客人上完洗手间洗完手后他们会把纸巾递给客人。总之服务员的培训宗旨就是是你的服务让客人觉得贴心就好。
成都十大火锅排名?
一:解放碑老火锅
推荐指数:★★★★★
解放碑老火锅是重庆地道老火锅品牌,通过正宗的火锅味道、优质的服务以及极具特色的就餐环境,在短短十年时间,让加盟店遍及各个城市,成为一家实力强劲的火锅品牌。
二:海底捞火锅
推荐指数:★★★★★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经营火锅为主的大型跨省直营品牌(不接收加盟),目前在简阳、[_a***_]、上海、沈阳、天津、武汉、石家庄等多个城市拥有一百多家直营店。
三:味蜀吾
推荐指数:★★★★★
在成都,它是吃货们趋之若鹜的麻辣经典;在川外,它是正宗川派老火锅的代名词。味蜀吾老火锅还入围了“2013成都首届火锅名片评选十强”,并被评为“2013成都首届火锅名片评选最受消费者欢迎火锅
四:川西坝子
中国企业家谁摆过地摊?
我回答这个问题也许跟很多人不一样。
企业家谁摆过地摊跟普通老百姓对比有什么意义?
他们所经历的,我们几乎都不清楚,他们摆地摊积累了什么经验,我们也不知道,如果你真想知道摆地摊有没有赚钱,去实际看看现在摆地摊的普通人群,这样比这种空洞的问题更有说服力!
真正的烟火气,不是几个企业家能体现出来的。
你品,你细细品……
1987年,宗庆后和两位退休教师组成了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主要给附近的学校送文具、棒冰等,当时已经42岁的他成为一名“校簿经理”,开始蹬三轮车送校簿、卖冰棍。在送货途中,宗庆后发现很多家长为孩子的营养问题烦恼,一年之后,他研发出了首款儿童营养液“娃哈哈”。
1994年,马云成立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为了维持运营,马云一个人背着个***袋去义乌、广州进货,然后摆地摊卖小礼品,卖鲜花、书、衣服、手电筒等各种小商品,还曾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推销对象上至医院,下至赤脚医生。海博翻译社盈利之后,马云才投身互联网,创办了“中国网页”。那几年,马云被称为“到处推销中国黄页的骗子”。但后来的故事,不必赘述。
1969年,25岁的鲁冠球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厂。1***9年,鲁冠球决定专攻万向节——汽车底盘上不起眼的一个零部件。农机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但好不容易研制出的产品,免费送都没人要,产品大量积压,职工发工资都成问题。得知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在山东召开,鲁冠球带着产品直奔会场,却因为是乡镇企业没资格进场。鲁冠球说:“那我们就在场外摆地摊。”以低于场内20%的价格,鲁冠球最终斩获210万元订单,万向也从此跨入汽车行业。
1980年春节,刘永好二哥刘永行舐犊情深,为了让自己四岁的儿子能吃上一点肉,在春节七天里,冒着严寒在马路边摆地摊,修理电器。七天下来竟赚到300块钱,差不多是10个月工资的总和。这也为他两年后与三个兄弟一起辞去公职,做个体户创业打下伏笔。
古代刘备摆地摊卖草鞋,关羽卖大枣,张飞稍微上了点档次,卖猪肉,后来都成了英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数新鲜事物涌来,摆摊是创业成本最低的行当。
光盘、录音带成了大佬们热衷摆摊的商品。美图董事长蔡文胜曾回忆:“当时中国没有几个歌星,大家听的就是邓丽君,但是当时在大陆几乎是买不到邓丽君正版磁带的。”于是,翻制磁带卖成了蔡文胜挣得“巨额”收入的渠道之一。据楚天金报报道,依靠翻制磁带,蔡文胜当年一天能赚一百多元。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85年,全国城镇职工人均月收入不到100元。
无论是当年15岁的蔡文胜、18岁的罗永浩,还是40岁的柳传志、43岁的任正非,似乎都抵挡不住地摊的“诱惑”。或是迫于生计,或是看到了地摊背后的“暴利”,或是为了更高的事业,无论如何,地摊都成了大佬的起步,无碍于年龄和目的。
都在18岁摆过摊的罗永浩和薇娅,如今都靠直播赚得顶级流量。这似乎意味着,80年代的地摊、90年代的电视购物和如今的直播,本质都是靠吸引流量赚钱。技术的更新,让时代赋予了“抓人眼球”更多的渠道,地摊需要摆在人流量大的街道,家家都有的电视兴起了电视购物,互联网的发达则捧红了直播。
当年摆地摊的青年、中年,如今已经成为各行领军人物。如今的地摊热,或将诞生更多的未来领袖。
答案:许多的企业家可能曾经都摆过地摊。但是今天的创业环境可能跟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摆地摊可能跟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原因:
第一,早期摆地摊可能只要敢于去尝试,可能就相对比较容易赚钱。而现在开店和做生意的人可能很多,摆地摊虽然也是一个小的创业起点,但是面临的竞争可能也大很多。
第二,现在摆地摊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虽然投入不大,但是竞争可能会更大,而且最关键的是跟早期摆地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就是之前一批早期的企业家摆地摊的时候,那个时候商品市场可能还不是很丰富,甚至许多的商品在市场上可能都不太容易买到,有的时候可能会经常断货。而在今天许多的商品的供应可能都比较充裕,市场可能已经形成充分的竞争,而且未来摆地摊的人可能还会越来越多,所以现在摆地摊要面临的竞争可能比较激烈,或许并不是很容易赚到钱,要把生意做大可更难。
第三,摆地摊或许可以看做一个小的创业的尝试,但是现在要创业,也不一定非得要去摆地摊,实际上有的创业的门槛可能也不高、投入也不大。总之创业可能无所谓起点的高低,有的人起点高一点,那有可能发展速度会快一点,有的人起点低一点,或许只是发展速度慢一点,关键的可能还是要靠个人的创业能力、或者把握住创业机会的能力。
大家对这个问题可以留言或讨论,我会尽量回复大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会给大家带来更多财经的独特的解读,谢谢大家!
中国企业家的创业之路都很艰辛,白手起家的他们都曾有过摆地摊的经历,甚至摆地摊成为他们度过人生低谷的重要经济来源。
潘石屹在1***8年之前摆地摊,卖辣椒,卖香瓜,别人偷瓜,被人欺负,练就了强大的心里承受力。
刘强东26岁时,在中关村租了一个最便宜的小摊位,售卖刻录机和光碟。买了一台电脑之后,刘强东兜里大概还剩400块钱。
1980年代,已届不惑的柳传志忍受不了每日看报的生活,他怀揣着中科院20万元的投资主动创业,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马云背着麻袋前往义乌批发鲜花、工艺品、内衣、袜子,白天工作,晚上摆地摊。
1985年,15岁的蔡文胜摆地摊卖打火机。
宗庆后42岁时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摆小摊,到处卖冰棍、汽水,还有作业本、稿纸等,一根冰棍4分钱,卖一根只赚几厘钱。每天起早贪黑,宗庆后风里来雨里去,只为多赚一点钱。就这样,靠着蹬三轮车到处跑业务,宗庆后第一年赚了10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成都火锅店创业励志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成都火锅店创业励志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